在帶鋼等卷材的連續加工過程中,帶材跑偏是常見的位置偏差問題,這與后續印刷、分切等卷材加工中出現的水平位移問題本質相似 —— 均需通過精準的檢測與調整機制保障材料運行的穩定性。針對帶鋼跑偏,需結合生產線設備精度(如輥系平行度)、材料張力控制等因素分析原因,其糾偏思路與通用卷材糾偏技術相通,即通過實時監測偏差數據,采取對應調整措施以減少材料浪費與工序中斷。
焊接作業中,焊縫軌跡的精準控制與卷材加工的水平位置控制同理,均依賴實時糾偏系統實現高精度定位。以高速旋轉電弧為傳感器的弧焊機器人焊縫糾偏系統,通過設計適配的傳感器識別V型坡口等焊縫特征、排除鐵水干擾,并采用模糊控制技術動態修正偏差,這與卷材加工中利用光電 / 超聲波傳感器檢測邊緣偏差的邏輯一致 —— 均通過“傳感器檢測+智能算法調控”的閉環機制,在材料加工過程中實時消除偏差,確保工序質量(如焊縫成形、卷材印刷對位)的穩定性。
為保證承印材料進入印刷單元前水平位置的穩定性,機組式柔印機常采用自動糾偏裝置,通過檢測承印材料邊緣水平位置的偏差并及時糾偏,精度可達到±0.5毫米。通常,光電傳感器適用于紙張、鋁箔等不透明材料;對于薄膜等透明材料,則采用超聲波傳感器。一旦印刷材料進入印刷區和模切復卷區,其水平位置的穩定性便由機器本身的加工安裝精度和輥間平行度保證。
高精度、高速、高效的卷材自動化加工過程,對卷材水平位置的控制要求越來越高。配備高性能自動糾偏系統,是提高卷材生產能力和成品率的關鍵。卷材在行進、放卷、收卷時會產生水平位移(偏差),因此可根據需要在上述三個位置安裝糾偏控制器,以控制卷材精準通過指定位置。糾偏控制是指在制造商生產卷材的過程中,當卷材進行噴涂、印刷、沖切、層壓、分切或其他卷繞操作時,始終保持卷材側面整齊一致的技術操作。因為一旦卷材邊緣不對齊,會造成后續工序出錯,導致材料浪費或停工調整。因此,在加工卷材時,需要及時對跑偏的卷材進行糾偏,這個過程稱為糾偏。